首家赴美上市的私募有了新進展!
2019年8月30日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官網顯示,知名私募基巖資本更新了招股書,披露了2018財年(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)業績,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。其中,實現營收2895萬美金,同比增長126.8%;凈利潤862萬美金,同比增長約200%。
招股書顯示,基巖資本將擬募資金額提升至為3000萬美元,計劃登陸紐交所。截至2019年3月31日,基巖資本的管理規模約為50億人民幣,同比增長62.7%。
基巖資本相關負責人告訴券商中國記者,管理層最新預計公司將在年內登陸美國資本市場。“此次招股書的更新主要是為了展示公司在這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績。此外,我們認為,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張和業績的提升,紐交所將更加適合基巖資本目前的體量。”
作為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私募,基巖資本的上市進程一直備受市場關注
資料顯示,基巖資本成立于2015年8月,主要協助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,在TMT和醫藥生物領域的投資頗有優勢,能全程參與Pre-IPO、IPO認購、二級市場交易到私有化回歸的全過程。
據此前招股書的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,近幾年基巖資本的業績不斷提升。
2015年8月3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間,基巖資本總營收為7.32萬美元,凈虧損3萬美元。2016年財年,基巖資本迎來業績拐點,總營收提升至644.3萬美元,凈收入270.7萬美元,扭虧為盈。2017財年,總營收為1276.65萬美元,同比增長98.15%,凈利潤288.6萬美元,同比增長6.5%。
2015年至今,私募基金行業從2萬億發展到13萬億。基巖資本自2015年成立以來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了50億的規模。
管理層預計年內完成上市
基巖資本于2015年8月在廣州成立,專注于全球新興領域的價值投資,投資階段橫跨早中晚期,行業覆蓋TMT、生物醫藥、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。
2017年,中國互聯網公司掀起一波赴美上市浪潮,基巖資本在此期間投資了包括嗶哩嗶哩、趣頭條、獵豹移動、創夢天地等一批新經濟企業,在行業內打響了名氣。
2017年10月,獵豹移動(CMCM)遭到美國做空機構做空,股價一度跌幅超過10%,基巖資本發布長期看好的研究報告,助力獵豹移動與美國“空頭”對抗成功,在國內市場一戰成名。
作為一家成立僅四年時間私募基金,2018年6月基巖資本開啟其赴美上市計劃,首次向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,一度驚動了整個私募圈。
上調擬募資金額
最新版招股書顯示,基巖資本的擬募資金額為3000萬美元。基巖資本總裁黃明麒表示,上市后,基巖資本會運用IPO募集的資金進一步拓展產業上下游,包括增加人員、整合財富銷售業務、資產端業務優化等,通過業務協同效應,有效增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。
事實上,在基巖資本七次遞交招股書的過程中,擬募資金額也發生過多次變化。公開數據顯示,2018年6月5日,基巖資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(F1),彼時,其擬募資金規模為7000萬美元。
隨后的一年里,基巖資本又提交了六次修訂版招股書。在今年2月第六次提交招股書時,基巖資本的募資金額變為2300萬美元。時隔半年,基巖資本最新的募資金額再次修改為3000萬美元,計劃登陸紐交所。
不過,基巖資本赴美上市的道路也頗不順坦
當前,整個私募基金行業在國內的發展時間還不長。作為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私募機構,SEC對公司的考量更為全面,也更為嚴格。
除了SEC嚴格的審核外,私募基金公司的日常運作——募投管退,也對基巖資本的上市進程造成了影響。與其他行業不同,私募基金項目的募集和退出都會影響到公司最終的財務數據,導致招股書需要多次更新。至今,基巖資本已經提交了共計七份招股書。
基巖資本表示,在美國,多次遞交招股說明書的情況屬政策現象。當年百度上市的時候,在招股書的最終稿定稿并披露前,也共計提交了八份各有差異的招股說明書。這主要是因為,在申請上市期間,一旦財務數據發生變動就需要更新。而更新數據之后,每一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問詢回復也會歷時兩個星期左右,公司的上市時間就會被延長。
此外,美股資深人士透露,去年六月至今,美國市場經歷了一場多事之秋,國際形勢也波譎云詭。在一系列事件的影響下,美國證監會的審計工作愈加嚴格。這些客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對近期上市的企業造成了進度影響。
世界金融控股集團
世界金融控股集團(美國股票代碼WFHG)專注于輔導企業上市,集團由眾多資本運作專家組成,創始團隊有20多年的輔導上市、并購重組、資本運作經驗。提供上市的整套服務(上市、轉板、投融資、資源整合、并購重組)。
可快速幫企業把無形資產知識產權變成有價值資產,把股權大幅提高並成為企業實繳資產,協助企業產業升級,漸進式上市輔導,幫助企業快速融資整合并購,做大做強快速上市!